- 2019电子烟行业遭遇“寒冬” 未来该往哪
- 英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电子烟戒烟支持
- 新西兰电子烟回收计划第二阶段启动:可
- 兰博基尼VIP DUKE系列电子烟标价3888元!
- 麦克韦尔新产业园已动工 预计2021年年产
- 研究发现:同时使用电子烟和香烟会增加
- 加拿大青少年吸电子烟的比例大幅上升
- 中国电子商会倡议:唯有自律才能越走越
- 研究表明:悲伤情绪可能是引起人们吸烟
- 在电商平台卖电子烟怎么样 9家平台被约
邮箱:786424321@qq.com
手机:0755-83694279
电话:0755-83694267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技路1号桑达科技大厦
AI芯片独角兽市值突破千亿,85后创始人身价逾300亿!
7月20日,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在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涨幅288%,股价直达250元/股,市值突破1000亿元。
股价一度飙升至295元/股,涨幅高达358%,随后股价逐渐走低,截至发稿,寒武纪涨幅229.86%,股价为212.40元/股,市值为849.8亿元。
从3月26日科创板申请获得受理,到4月10日进入问询阶段,再到6月2日火速上会、6月23日注册生效,7月8日,开始正式新股申购,最后到7月20日的敲钟上市,寒武纪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创始人陈天石,与哥哥陈云霁是一对学霸兄弟。1983年出生的陈云霁,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24岁便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而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陈天石博士毕业之际,哥哥陈云霁正在参与一个芯片项目,是当时项目组里最年轻的研究员。机缘巧合,陈天石毕业后加入了陈云霁所在的公司,自此开始踏入了芯片行业。
陈天石进入芯片行业没多久后,一个看来太过超前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诞生——既然我们懂人工智能,又懂处理器架构,为什么不把这两者的交叉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呢?从此,陈天石和团队一头扎进了AI芯片的研发。直到2015年,他们仅 20人的团队研发出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可是当时,AI芯片还称不上是产品,更别说商业化。2016年,寒武纪创始团队成员和中科院计算所的投资管理平台中科算源共同设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智能芯片课题组的科技成果转换为商业项目。
陈天石团队之所以把公司命名为“寒武纪”,是因为寒武纪是地球物种多样性大爆发的年代。从寒武纪之后,地球进入了生命的新纪元,公司希望寒武纪处理器能开启AI时代的新纪元。
公司成立后,如何将技术商业化成了当务之急。而恰好此时,华为旗下一个市场团队找到了陈天石,向他咨询AI与智能手机芯片结合的可能性。这一下让陈天石看到了AI芯片行业的转机,他带领团队将前期设计的处理器经过调整之后,卖给了华为。
2017年9月,华为在德国IFA展上重磅发布了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其背后搭载的正是寒武纪1A处理器,并在华为Mate 10手机中投入大规模商用。这是当时AI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寒武纪从此声名鹊起。
短短4年,陈天石率领团队做出了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而陈天石本人身价也如水涨船高。据披露,陈天石作为实控人,持有寒武纪约1.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高达33.19%,按照开盘1000亿的市值计算,陈天石持股对应的市值超30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64.39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而此前招股书披露的预计募集资金为28.01亿,显然从这次发行价来看,寒武纪并未得到自己预期的价格。
根据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此次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即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一方面,之前寒武纪的主要技术优势在终端侧,现在转向边缘端和云端芯片,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另一方面,寒武纪一开口就是把英伟达、华为海思当成竞对,单是从产品线布局的角度,寒武纪需要补得短板还非常多。未来 3 年,寒武纪预计内仍有其他 5-6 款芯片产品需要进行研发投入。参照募投项目的研发投入,单款智能芯片及系统的研发投入约在 6 亿元左右。
除了芯片研发本身,寒武纪还将进一步加强 IC 工艺、芯片、 硬件相关的公共组件技术和模块建设,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资金 3-4 亿元;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跨芯片的基础系统软件公共平台建设,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资金 3-4 亿元。
这前前后后的资金缺口,少则也有36亿,也难怪之前就有行业观察人士对虎嗅表示:“寒武纪选择此时上市,真的是缺钱了。”
如今,寒武纪顺利上市,可以说是缓解了一定的资金压力,那么有了钱之后,寒武纪产品发展就稳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容表示,“这点需要分开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产品设计和制造,应该是基本稳定的。寒武纪新一代7nm云端智能芯片思元290预计2021年将形成规模化收入,边缘智能芯片思元220及相关加速卡预计在2020年内实现规模化出货;另一个是商业化能力,制约寒武纪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业化能力,规划中的产品能否快速的按预期实现商业化发展,目前公司披露的信息有点不足。”
张孝容进一步谈到,“他们目前正在建设提升自身的商业化能力,不过这需要从产业生态入手切入,同时要长期建设,这一点是无法短期(1-2年内)突破。”
这正如之前一位AI芯片公司销售对虎嗅所表示的那样,”AI芯片公司上市跟自己的东西有没有市场,有多大销售额没啥关系,而是跟资本市场操作有关系。“
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企。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芯片还是AI芯片,能够持续投入研发进行产品迭代才是保持芯片竞争力的关键。
招股书中显示,2017-2019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0.3亿、2.4亿、5.43亿元,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连续3年超过 10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寒武纪拥有研发人员680人,研发人员在团队占比79.25%,其中,70%以上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不同于“来钱快”的互联网行业,芯片公司即使投入研发,长期烧钱,做出来了产品,还需要客户的Design-in(客户送测),通过客户响应与现场支持,与客户的研发产品团队磨合好后,才有希望进入大规模出货的营收创造阶段。
前期的测试、导入周期一般在6个月-12个月,在此期间公司需要不断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产品调试服务。量产投入巨大的前提下,芯片产品要想持续下去,就必须快速产业化和规模化。产品使用量大,分摊成本就会更低,价格就会更便宜,竞争力就更强。
因此,芯片行业的另一大特点是“成本前置,收益后置”,占据市场份额之前,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巨额的可持续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从业者和投资者拥有更多的耐心,“放长线钓大鱼”。
根据招股书,2017-2019年,寒武纪营收分别为0.08亿元、1.17亿元和4.44亿元,后两年增幅达到1392.05%和279.35%;但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和-11.79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1.72亿元和-3.77亿元,连续三年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16亿元,且整体亏损呈扩大趋势。
寒武纪近来的亏损,也正印证了芯片行业的发展特点,同时,为了持续研发,快速迭代产品,寒武纪短期内仍然需要更大的投入,这份投入,充分且必要。
客户集中度高。公司成立至今仅4年,业务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终端智能收入锐减,云端智能芯片业务依靠关联销售,营收比重快速上升,市场化营收大幅下滑,此外公司存在依赖大客户风险。2017-2019年,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实现许可销售收入771.27万元、1.17亿元和6877.1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8.95%、99.69%和15.49%。
2017-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71万、1.14亿和6366万,占IP授权业务比例分别为100%、97.94%、92.56%,该业务对华为海思的依赖性非常大,但是到了2019年,公司对华为销售额下滑43%,主要是因为华为海思自主研发芯片处理器架构,除已达成的合作外,华为未再继续采购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
今年上半年华为海思取得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 授权业务收入同比进一步下降,预计收入约仅为500万元至 550万元。
2019年,公司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实现规模化出货,销售收入7888.2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77%。其中向关联方中科曙光销售加速卡 6384.43 万元,关联销售占比为 80.94%,关联销售占比相对较高。
“中国的英特尔”、“代替英伟达”一直是国产芯片创业公司PPT里的故事与梦想,如今看来这些还没有变成现实。寒武纪的上市受到了行业极高的关注,中国AI芯片行业却远未到举杯庆祝的时刻,但寒武纪上市,确实为很多迷茫的AI公司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可行性强的出路。
- 上一篇:中国半导体产业趋势与投资机遇分析
- 下一篇:芯片破壁者:半导体“硅”铺就的文明阶梯
-
2021-02-28英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电子烟戒烟支持
-
2021-02-01麦克韦尔新产业园已动工 预计2021年年产
-
2021-01-30加拿大青少年吸电子烟的比例大幅上升
-
2021-01-18在电商平台卖电子烟怎么样 9家平台被约
-
2021-01-11奥驰亚集团宣布捐赠100万美元用于冠状病
-
2021-01-08中国与日本对电子烟的监管有何不同?